预防接种就是把预防某种传染病所用的生物制品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法,接种到人体后,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抵抗某种传染病的抗体,即对抗相应的细菌或病毒的抵抗力,避免此疾病的发生.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包括基础免疫(1岁内完成)和加强免疫(1岁后)。下面为大家讲讲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异常反应:如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的无菌化脓;接种乙脑疫苗后出现皮疹、颜面部水肿等。这类反应需及时去医院诊治,一般会很快痊愈。
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后,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
2、接种疫苗后,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疲劳。注意注射部位的皮肤护理,避免感染,并且接种后24小时不要洗澡,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
预防接种有哪些禁忌证?
1、急性疾病:如发烧,体温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2、过敏体质:是指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者,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则应停止接种。
3、免疫功能不全:如患有免疫缺陷(如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不宜接种某些疫苗。具体情况应咨询专业的医生。
4.神经系统疾患:明确诊断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总之,为了消灭传染病,切断传染链,尽量做到人人接种,保证全民健康。
★ 哪种情况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婴幼儿在发热感冒等疾病期间,不宜注射或口服预防疫苗,否则会使原有病情加重并加重接种后反应。
2.有免疫缺陷的婴幼儿,不应注射任何预防疫苗。
3.有脑及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脑炎后遗症的婴幼儿,不应注射乙脑预防针和百白破疫苗 ,以免引起抽风或使原有疾病加重,发生脑病。
4.患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结核病、严重皮肤病及早产儿均不宜接种卡介苗。
5.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严重疾病、腹泻者、或处于疾病的恢复期,均不宜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6.患急性传染病等严重疾病或过敏体质者,不宜接种麻疹疫苗。
7.患急性传染病、肝炎、心脏病、肾炎或过敏性体质者,不宜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
★孩子打预防针要注意什么?
1.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时进行。
2.接种前要先测量体温,若有发热,应推迟接种,未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3.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4.个别孩子可能会发高热,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