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医院总会收到几个中暑病人,如果中暑程度严重,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将会威胁到生命。那么在高温天气到来之前,我们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中暑,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
外因:
发生中暑的外界因素主要为高温、高湿、风速小。一般在高温辐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中容易发生。
如果连续三天平均气温超过30℃和相对湿度大于73%最易发生中暑。有时虽然气温不高,湿度不大,但由于环境通风较差,也易发生中暑,比如夏季人们在密闭的工作环境中,易发生中暑。
内因:
💥产热增加,如从事体力劳动者
💥热适应差,如年老体弱、孕产妇、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者
💥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衣服透气性差等
💥使用了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药物、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B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
根据中暑的表现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
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和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轻症中暑
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也可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导致死亡。
▶热痉挛 表现为肌肉抽搐、皮肤潮红、头晕虚弱等。
▶热衰竭 热痉挛进一步发展为热衰竭,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无尿或者尿色深,体温高于39.4℃。
▶热射病 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死亡率高达60%。这时候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丧失,直肠温度≥41℃,患者出现嗜睡、昏迷甚至休克等表现。
预防中暑最好的措施关键在于预防——保持凉爽。炎热的天气里,在衣食住行方面做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很好地预防中暑。
♥衣 穿着应尽量选择轻薄、宽松的服装,衣服面料应利于排汗散热,如棉麻、真丝类等。外出应穿防晒服、戴遮阳帽、使用遮阳伞、太阳镜等,并涂抹防晒霜。
♥食 应少量多次饮水,水温应适中,适当补盐,饮食宜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饮酒。
♥住 高温天气,尽量待在阴凉的房间,使用电风扇或空调,也可以借助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空调房间和室外温差不宜太大,应保持在26℃左右。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行 出门应尽量避开高温时段(10:00—16:00),规划阴凉的路线,避免阳光直射皮肤。
温馨提示
一旦自身或发现他人出现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体温升高等类似中暑症状,应立刻转移至荫凉处,并及时送医。
信息来源:南京卫生12320
|